撰文者:劉怡廷
AI狂潮席捲,掀起的巨浪有多高?先來看看「錢」的方面:
1、創投家對AI新創的投資,從2020年的15億美元,到2022年ChatGPT推出後,激增到59億美元。
2、上個月25日,AI股票市值光在「1小時內」就增長3000億美元(約新台幣9.2兆)。
3、未來10年,彭博更預測,AI領域將有爆炸式成長,2032年的AI市場將從2022年的400億美元(約新台幣1.2兆),成長至1.3兆美元(約新台幣39.9兆)。
AI財人人搶著賺,不過最大贏家並非那些在浪尖磨刀霍霍的企業,而是岸邊供應燃料的AI軍火商 — 輝達(Nvidia)。
半年增長174%!
輝達一天增加的市值,等於一間英特爾
觀察AI股的歷年市值發現,在AI成了2023年最火熱題材後,搭上熱潮的科技巨頭普遍歡漲。
但無論OpenAI大股東微軟、精通雲端服務的Amazon和投入生成式AI歷史最悠久的Google母公司Alphabet,漲幅都不敵輝達——股價從2023年至今,半年內飆漲174%。
上月25日,輝達迎來歷史性的一刻,受惠於承接來自全球「令人難以置信」的巨量訂單,財報預期Q2營收將比華爾街預估的高出50%以上。消息一出,輝達盤後股價狂噴近25%,市值增長1840億美元(新台幣5.6兆元),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3大市值單日漲幅,等於一天內增長了超過一間英特爾(Intel)。
這為輝達創下了里程碑:這家成立33年,前面17年股價都不曾超過8美元的公司,如今成為全美第5高價值企業,是半導體產業擠進「兆美元俱樂部」的第一人。
憑什麼獨佔市場88%?
企業越投資AI,輝達越賺
全球有超過1600家生成式AI公司,都仰賴輝達的晶片!
從Google、亞馬遜的雲端服務、微軟、Meta的數據中心、特斯拉自動駕駛、HTC的VR頭盔到OpenAI的ChatGPT模型,輝達成了各家企業「訓練AI最理所當然的選擇」,在GPU市場有高達88%的市佔率。
2022年人工智能現狀報告(The State of AI Report)指出,輝達數據中心業務的年收入達130億美元。全美前3名的AI晶片新創「估值加總」(註),都輸給輝達的「營收」。
[註]SambaNova估值51億美元、Graphcore估值28億美元、Cerebras估值40億美元。
更別提其餘300家類似的晶片新創,連渣渣都難吃到。
光是ChatGPT早期版本,就需要約1萬顆繪圖晶片。而隨著訓練電腦執行的任務越趨複雜,企業對高階晶片的需求只見激增不見緩。只要企業燒越多錢發展AI軍備,輝達收割的AI戰爭財越多,且幾乎沒什麼企業得以和其瓜分獲利。
Cambrian-AI Research首席分析師預估,即使所有競爭趨勢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實現,它們也不會對輝達的收入產生實質性影響。直到2024年,估計所有競爭對手加起來也只能獲得約10%的市場份額。
因此,即便已開始有人對輝達的市值提出泡沫化的存疑,華爾街對其預測持續樂觀上調,認為其未來仍有成長空間。
軟體市場激烈混戰
輝達為什麼能在硬體市場持續獨佔
你可能會問,矽谷天才公司那麼多,AI已經紅了1年,還是沒有新進者搶食得到輝達獨擁的大餅?
Meta先是以AI研究工具LLaMA迎戰、百度隨之推出文心一言,Google不久也發布試用版聊天機器人bard。擁有雄厚資本當靠山的Open AI、Stable Diffusion等新創也各自發展應用於不同領域的AI軟體。
軟體戰打得激烈,反觀硬體戰場,輝達直到現在仍無人與之匹敵,市佔率高達近90%。
原因在於,輝達早在20年前,就在市場中卡位。在還沒人想像得到AI是什麼的當時,黃仁勳憑著相信深度學習將變革軟體產業,大舉投入開發擁有「全新運算模式」的GPU晶片。
事後證實,比起當時雲端運算主流的Intel CPU晶片「線性」的逐一處理計算任務,GPU平行化的一次處理多項計算,確實大幅擴張效能,比CPU更適合進行深度學習所需的大量運算。
舉個例子,過去以CPU晶片訓練機器辨識百萬張照片需要11天時間;如今替換成GPU只要1天就能完成。
而在這20年間,輝達持續透過軟硬體結合、優化創造高附加價值。輝達不只在硬體晶片、加速器、超級電腦推陳出新,也推出CUDA軟體工具包,大幅降低軟體工程師運行輝達GPU的門檻,提升開發者便利的工具和環境。即便CUDA一推出時,華爾街質疑此產品:「根本沒人用,估值為0。」10年後,AI熱潮的來襲,CUDA成了他們獨佔市場的秘密武器。
CUDA綁定自家晶片,穩固了輝達強大的AI生態系:涵蓋了框架、軟體、硬體、服務和合作夥伴的綜合套件,以及持續針對其軟硬體優化的開發系統。這不旦使得輝達擁有高度彈性發展不同垂直領域:汽車工業、機器人技術、數據中心、深度學習。也成了所有有志發展AI的企業的一站式商店,每個人能夠在此找到針對不同問題的完整創新解
留言列表